DS:加入WTO对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有几成贡献?
  • 20


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TO)对其当前成就的贡献是全方位且深远的,但需结合国内改革与全球化机遇的协同作用来综合评估。以下从经济、制度、技术、全球治理等维度分析WTO的贡献:

---

### 一、经济规模与全球化的直接推动

1. **贸易与GDP的跨越式增长**

加入WTO后,中国货物贸易量从全球第6跃升至第1位(2020年占全球货物贸易进口的12%),服务贸易从第11位升至第2位;GDP从2001年的世界第6升至第2位,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%。

出口增长870%、进口增长740%的贸易扩张,直接拉动国内制造业和产业链升级,形成全球制造中心地位。

2. **外资与市场开放的协同效应**

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468.8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363.2亿美元,连续2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。通过降低关税(总水平从15.3%降至7.4%,低于承诺的9.8%)和开放服务业(160个分部门中开放120个),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热土。

---

### 二、制度变革与市场经济的深化

cmp冠军体育

DS:加入WTO对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有几成贡献?

1. **法治化与国际规则接轨**

为履行入世承诺,中国清理或修订了2300多部中央法规及19万件地方性政策,构建了与WTO规则相符的经贸法律体系(如《对外贸易法》《反倾销条例》),推动政府职能向市场化、法治化转型。

屠新泉指出,WTO通过“现成的市场经济标准”倒逼中国从“试点改革”转向系统性顶层设计,成为改革的关键催化剂。

2. **竞争机制与产业升级**

入世初期被视为“狼来了”的行业(如汽车、家电),在开放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。例如,中国汽车年产量从207万辆增至2523万辆,自主品牌(如吉利、比亚迪)与外资合作形成全球最充分竞争市场。开放倒逼国企改革,华为、阿里巴巴等企业依托全球化积累技术与管理经验。

---

### 三、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

1. **技术溢出与产业转型**

通过吸引外资和参与全球分工,中国吸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经验,从“模仿”转向“创新”。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,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形成新优势。

2. **人力资本与工程师红利**

大学扩招培养了大规模工程师群体,为技术密集型产业(如通信、互联网)提供支撑。WTO带来的全球化背景加速了人才与知识的流动,形成“工程师红利”。

---

### 四、全球治理参与与规则影响力

1. **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**

中国从规则接受者逐渐转向共同制定者,推动《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》等新规则,并主导RCEP、申请加入CPTPP,巩固区域经济一体化地位。

WTO总干事伊维拉评价“没有中国,WTO无法称为世界性组织”,中国在争端解决、环境协议等议题中贡献显著。

2. **应对国际挑战的韧性**

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和WTO上诉机构停摆的背景下,中国通过多元化贸易伙伴和区域协定(如RCEP)保持增长韧性,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。

---

### 五、贡献程度的综合评估

1. **直接贡献**:WTO通过开放市场、引入竞争和规则接轨,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总量的40%-50%(基于贸易与外资对GDP增长的拉动测算)。

2. **间接贡献**: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深远。学者朱天指出,WTO的核心意义在于“促进改革开放”,而中国自身的高储蓄率、教育投入和技术学习能力是长期增长的内核。

3. **综合权重**:若将经济成就归因分解,WTO的贡献约占30%-40%,其余来自国内改革、人口红利、政策稳定性等因素。例如,入世后中国年均经济增速与入世前相当,但波动性显著降低,显示制度优化带来的稳定性提升。

---

### 结论

WTO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关键跳板,其贡献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倍增,更在于通过规则接轨和倒逼改革重塑了市场经济体制。尽管国内因素(如改革决心、人力资本)是根本动力,但WTO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激励和制度框架。若以“成就贡献”量化,WTO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约占30%-50%,具体比例因领域而异,但其作为“改革开放加速器”的历史地位无可替代。